葉穩太在調研檢查時強調,為城市服務、活市民消費、促農民增收,統籌推動鞏固銜接和都市農業聯動發力。
(區委辦 楊虎 區融媒體中心 李飛)11月1日,市委常委、區委書記葉穩太到武鄉鎮、漢王鎮宣講黨的二十大精神,調研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“百日提升”和“百日督幫”行動開展情況。他強調,要全面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,扎實推進“雙百行動”、統籌做好“三個轉變” ,以群眾增收為關鍵、以農業增效為方向,守底線、強基礎、抓融合、促振興,推進鞏固拓展有效銜接和“三農”工作上水平、提質效,努力走好“為城市服務、活市民消費、促農民增收”的現代化都市農業發展路子。區委副書記、政法委書記湯新軍一同參加。
武鄉鎮以盛產紅薯聞名,近年來該鎮立足特色農業基礎,在引項目、育主體、延鏈條上積極探索,成功引進了仁鄉源“鮮粉”生產線。走進企業生產車間,葉穩太仔細詢問產品結構、運營模式、帶動就業等情況。他強調,要用好政府和市場這“兩只手”,指導企業盯市場、做品牌、挖效益,穩打穩扎延伸產業上下游,帶動周邊群眾就業增收、村集體經濟發展壯大。
在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武鄉鎮牡丹育種基地,葉穩太詳細了解油用牡丹種植、園區管理等情況。他指出,要抓好種質資源基地這一核心優勢,打好科研院所、市場終端、連片發展“三張牌”,深化與西農大科研項目合作、人才交流,加大周邊鎮村基礎聯通、產業協同,開發適銷產品、打通產銷渠道,努力提升農業創新能力和成果轉化水平。
在漢王鎮漢明村柑橘交易市場,葉穩太分別與市場負責人、果農和外來客商深入交談,詳細了解柑橘產量品質、生產銷售等相關情況。他要求,要用好漢臺柑橘保暢銷售“八條措施”,及時解決橘農、橘商產銷對接中存在的困難,“線上”、“線下”共同發力,確保貨運暢通、柑橘暢銷;要在精細落實疫情防控措施的同時,周到熱情服務,擦亮金字招牌,讓更多漢臺農產品走向全國各地。
“看病花了多少錢,報銷了多少,家里有哪些收入?”來到漢明村脫貧戶李桂常家中,葉穩太關切地詢問他的身體狀況和生活情況,詳細了解醫療救助、殘疾人補貼等各項救助政策落實情況,并叮囑幫扶單位、鎮村干部牢記為民初心,常態化開展入戶走訪,及時掌握邊緣易致貧戶、突發嚴重困難戶和農村“一老一小”等群眾保障情況,把黨和政府的好政策用足用好用到位。
葉穩太強調,發展高質量農業是建設陜西強區的基礎保障,各級各部門要全面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,把握政策導向、緊抓政策機遇,以開展“雙百行動”為契機,以建強富民產業為抓手,拓思維、出實招、樹標桿,以實干實績讓黨的二十大精神在漢臺落地生根;要扎實推進“雙百行動”落地見效。聚焦重點任務和政策要求,扎實開展入戶走訪和信息采集,做好防返貧動態監測幫扶,不斷提升幫扶工作質效。要堅持督幫一體,動真碰硬的督、用心用情的幫,實實在在解決好群眾的“急難愁盼”問題;要走穩走好都市農業發展路徑。緊盯市民群眾餐桌、商場市場柜臺,積極調整農業結構,前瞻布局產業鏈條,不斷優化保供能力、經營體系、后端支撐,走科技農業、精品農業、品牌農業之路,讓都市農業為城市服務、激活市民消費、促進農民增收;要不誤農時抓好秋冬農業生產。結合鎮村實際情況,不斷提升農技農機水平,穩步擴大小麥、油菜面積,為夏糧豐產豐收打好基礎;要站在保城市供給、保群眾民生的高度,發揮市場主體作用,抓好蔬菜種植和肉蛋產銷監測,確保“菜籃子”穩產保供。
調研中,葉穩太還抽查了村組疫情防控工作,強調要壓實四方責任,抓好重點地區來返人員查驗管控,做好群眾生產生活、特殊需求保障,堅決鞏固來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。
區委辦公室、區鄉村振興局負責人參加調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