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三個年”活動開展以來,漢臺區總工會充分發揮職能作用,細化落實工作舉措,把知責擔責、團結奮斗的“工”力量凝聚起來,著力推動各項助企惠民政策落地落實,齊心協力奏好高質量發展、現代化發展的“協奏曲”。
勞模示范引領有高度。把勞模精神、工匠精神、勞動精神傳承引領與解決技術難題、推進經濟社會發展相結合,夯實創新驅動發展的群眾基礎,推動大眾創業、萬眾創新,先后搭建了一批以市區勞模為帶頭人的創新工作平臺,攻克難題、培養人才。李繼軍勞模創新工作室吸納成員16名,進行高品質柑橘栽培生產技術集成研究與推廣,攻克葡萄實施栽培關鍵技術,培養了8名技能型人才,3人被認定為中級高素質農民。累計銷售漢臺農產品超過2500余噸,帶動460名農戶6家合作社實現增收。李樺勞模創新工作室16名成員,先后攻克8項技術難題,培養技能型人才5名,產生專利8項,有5項“五小”創新成果應用到實際生產中,創效約35萬余元,為降低職工勞動強度、消除安全隱患、提高勞動效率作出了突出貢獻。
技能人才培養有廣度。緊緊圍繞全區重點項目、聚焦裝備制造業、現代服務業等產業,廣泛開展以“建功十四五、奮進新征程”為主題的勞動和技能競賽,自覺做到區委的重點工作部署推進到哪里,工會的“動員令”就跟進到哪里,勞動和技能競賽的賽道就劃到哪里,全力助推“高質量項目推進年”。聯合漢中公共交通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工會開展 “建功十四五 巾幗展風采”勞動技能競賽,充分調動了廣大女職工崗位建功,崗位創新、崗位成才的積極性,提升了女職工隊伍整體素質。7月份,將依托萬利航空技術裝備,組織全區產業工人開展數控銑、鉗工技能大比武;8月,聯合民政、衛健等部門組織開展護理技能競賽等。全年擬開展千人以上勞動技能競賽1場次,百人以上競賽5場次,覆蓋職工5000人。
職工權益維護有溫度。高度重視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的權益保障,深入開展“工會進萬家·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溫暖行動服務月”活動,面向快遞員、外賣配送員、網約車司機、貨車司機等群體,以送思想文化、送身心健康、送平安保障、送溫暖關愛、送工作崗位、送技能提升等“六送”為重點內容,聚焦他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需求,幫助其解決急難愁盼問題。高度關注女職工權益保障,聯合司法、公安等部門開展女職工普法宣傳月活動,邀請專業律師為女職工們提供免費法律咨詢,講解相關權益知識,發放女職工維權手冊、愛心禮包等300余份,讓女職工切實感受到來自工會“娘家人”的關懷和溫暖。
工作效能提升有力度。以“十改”“十問”“十努力”“十種現象”檢視改進作風,做到責任落實有力、機制運轉有力、干部擔當有力。健全完善機關管理制度,創新舉辦“工課堂”,機關干部通過“講一講做法、亮一亮成績、比一比能力”的方式,在交流中找差距、學經驗、促提升,進一步鍛煉能寫、能說、能干的“三能型”干部。堅持抓好抓實“六個深入一線”活動,要求機關干部在項目建設、企業生產、文明城市創建等一線重大任務中沉下身子,全力作為,為奮力譜寫漢臺區高質量發展新篇章提供堅強保障。